首页 世界名瓷德国梅森正文

曾经的景德镇,到底有多辉煌?


扫描微信二维码咨询

更多精彩,还请关注微信:Jun的碎碎念


我上次在景德镇,和朋友一起喝咖啡聊天时,

就问他:

“你是否能想象,400多年前,就是在这个小城市里,

仅仅是靠着'制造瓷器,就贡献了全中国一半的GDP”?

景德镇

当时的景德镇,就是一座纯工业城市,

瓷器的制作,被变态的细分成了72道工序,

这条人类最早的生产流水线,吸引了大量外来工作者,

明朝中期的时候,来景德镇打工的人就已经超过了10万,

清代时则发展到了40万,

当时的整个欧洲,都为景德镇而疯狂:

太阳王路易十四,宁可将自己的金银餐具都融掉,也要去买景德镇的瓷器,

萨克森国王'奥古斯都二世',用了600名士兵,只为交换151件景德镇的青花瓷

他的大臣说:瓷器,是令萨克森流血的碗。

奥古斯都二世 Augustus II the Strong 1670-1733

一个曾在世界历史上,留下那么多故事的城市,绝对不应该被遗忘,

今天,我就用这篇文,来为你好好讲下景德镇的瓷器发展史。


宋朝的瓷器,是汝、官、哥、钧、定这'五大名窑'的天下,

景德镇还是相对弱了一些,

然而到了元朝,转机就来了,

因为蒙古人啊,特别喜欢白色,

大概是因为他们以'奶食品'为主,基本都是白的...

景德镇的'高岭土'和'瓷石',含铁量都超低,

所以烧出来的瓷器,就异常洁白,

这种资源优势,是其它窑口没法比的,

甜白釉僧帽壶 1403-1424年 @故宫博物院

1278年,元政府将'官窑'正式落户景德镇,

这个城市最辉煌的时期,就此开启,

并且一直延续了近700年,横跨了元明清三代。

元青花

元代的景德镇,除了为朝廷烧'白瓷',

另外还有一块很大的业务,那就是烧'青花瓷',

其实'青花瓷'在唐代就有了,但一直不温不火,

真正将它带火的,是西域的小伙伴们。

元青花缠枝牡丹纹双龙系罐 Wine Jar 1271-1368年@ 大英博物馆 British Museum, London

'蓝色'是伊斯兰教的主色调,

他们好多清真寺都是蓝顶的,

另外,穆斯林很早发明了'钴蓝颜料',

因为他们喜欢用'蓝色',去画那些复杂的纹饰,

元代的中国,有着大量的穆斯林商人,

当他们发现'青花瓷'这个物种时,

就像现在的女人,买到了限量版包包一样,兴奋到不行!!!

穆斯林开始不停的向景德镇定制'青花瓷',

一批批的往家里运.

青花伊斯兰纹插屏 1506-1521年@ 大英博物馆 British Museum, London

目前幸存下来的'元青花'不过百来件,

其中很大一部分,都在伊斯兰国家,

伊斯坦布尔的'托普卡帕宫'排第一,有40件,

'伊朗国家博物馆'排第二,有32件,

所以说在元朝,'青花瓷'更多的是风靡海外,

在国内,也就一般般吧...

元青花盘 Blue and white Chinese plate 1271-1368年@伊斯坦布尔托普卡帕宫 Topkapı Palace

青花瓷的烧造工艺,主要有三:

第一,要做个很白的'陶胎',不然'蓝色'画在上面不好看,

第二,用钴颜料,在陶胎上画图案,

第三,在最外面涂一层的'透明釉',

(起保护作用)

随后,进窑升温到1280℃Royal Doulton

那时,藏在'透明釉'下的钴料图案,

就会开始显现它那醉人般的蓝色了。

其实,'青花瓷'是文人们取的一个诗意名字,

它的学名应该叫'釉下蓝',

(涂在釉下面的蓝彩)

对于元朝的青花瓷,很奇怪的是,

中国的古书上,几乎没有留下任何记载,

以至于在70年前,学者们都还认为:

'青花瓷'是从明朝开始烧制的,

最终,一对花瓶的出现,让所有人都被打脸了....

它就是大英的镇馆之宝'大卫对瓶',

大卫对瓶 The David Vases 公元1351年 高63cm@ 大英博物馆 British Museum, London

这对花瓶,体型很大,有半米多高,

是1929年,英国的大卫爵士在中国买的,

花瓶上有一段非常清晰的题字,大致意思是:

信州路玉山县(现江西省上饶市),

一个叫张文进的人,委托烧制了这对花瓶,

将它们供在寺庙里,希望能保家宅平安。

(信州路玉山县顺成乡德教里荆塘社,奉圣底子张文进喜拾香炉、花瓶一副,祈保合家清吉,子女平安)

文字的最后,写着'至正11年',

也就是1531年,那是元惠宗的年号,

所以这对花瓶,很明显就是元代的,

但当时民国的古董商们,都认为它是赝品,

因为这对花瓶有先天缺陷,烧得有点歪,

但大卫爵士觉得无所谓,自己喜欢就好。

'大卫对瓶'到了大英之后,

引起了很多欧美陶瓷学者的关注,

尤其是1952年,美国的约翰·波普博士,

将这对瓷瓶,和伊斯兰那几十件青花瓷做了详细对比,

最终将它鉴定成为'元青花'。

从此,中国瓷器史上的一个大bug被纠正了,

这对大卫瓶,向世人宣告:

“其实景德镇早在元朝,就已经能烧出,体型如此大的漂亮青花了”。

明青花

元代青花瓷的量,是靠'外销'带起来的,

但到了明朝,情况就完全不同了,

明洪武二年(1369年),朱元璋做了一件事:

他将'青花瓷'选入了皇家的祭祀用品。

这意味着,'青花瓷'实现了完美逆袭,成功打入皇室系统,

没过多久,它就成为了所有瓷器中的老大,

而且这江湖地位,一直延续了近200年...

同时,这也意味着:

中国瓷器的风格发生了一个本质的变化,它从'单色'走向了'多彩'。

明朝之前,唐宋的瓷器都喜欢在'釉的颜色'上做文章,

比如,汝窑的'天青色釉',

汝窑青釉碗 Ru stoneware bowl 北宋@ 大英博物馆 British Museum

钧窑的'红色釉',等等...

钧窑天蓝海棠红渣斗式花盆 元朝@ 台北故宫博物院

这些都属于'单色釉瓷器',

但'青花瓷'不一样,它的釉透明的,仅仅起保护作用而已,

真正起装饰性的,是釉下的'钴蓝图案',

这就属于'彩绘瓷'了,

明清的瓷器,都以‘彩绘瓷’为主,

一开始是'青花',到后来,图案颜色越来越丰富,

而这一潮流的开启者,正是朱元璋先生。

五彩鱼藻纹盖罐 明嘉靖 1522-1566@北京故宫博物院

永宣青花

明代'永宣时期'的青花是最漂亮的,

(永宣:永乐+宣德 1403-1435年)

首先,永宣是一个盛世,国强民盛,

明宣德青花瓷盆 Dish with dragon amid waves 1426-35@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

从那个时期的龙纹里,就能感受到盛世的气息,

龙画的很非常有气势,凶猛,也有力量,

在这一点上,能与之媲美的,

也只有200多年后的康熙了。

永宣的青花,还有一点无可替代,

那就是所用的颜料,是大名鼎鼎的'苏麻离青',

这一来路不明的颜料,据说是郑和下西洋,从波斯带回来的。

它的神奇之处在于:

只要给到适合的温度和氧气浓度,

'苏麻离青'就会呈现像蓝宝石那样艳丽的颜色,非常迷人,

蓝地白花鱼藻纹盆 明宣德 1426-1435@ 上海博物馆

'苏麻离青'还有个很大的特点,或者说是缺陷,

那就是含有很高的'铁',还有少量的'锰',

(只用'钴'烧出来的蓝色非常刺眼,所以青花料里会加入很多金属元素去调色)

'锰'会让蓝的颜色偏紫,

而'铁'更讨厌,它会让蓝发黑,

在颜色密的地方,还会凝聚成很多小黑点。

但这些,依然没能阻挡大家对'苏麻离青'的喜爱,

因为这是一种相当稀缺的颜料,

只在永宣时期出现,之后就消失了,

所以永宣的青花瓷,一直是所有的收藏家,梦寐以求的珍品。

釉里红

釉里红,也叫'釉下红',

(涂在釉下的红彩)

它是青花的亲戚,因为青花是'釉下蓝'嘛,

所以它们的烧制工序也很像:

先做白色的陶胎,接着用'红颜料'画图案,

再涂一层透明的釉,最后进窑烧烤。

明釉里红碗@苏富比

中国人那么喜欢红色,

'釉里红'绝对是应该被大量烧制的,

但事实上,它的留存量非常稀少,

并不是工匠们不想烧,而是根本烧不出...

'釉里红'用的是'铜红颜料',里面最多的成分就是'铜',

但'铜'真的很不友好,

它的颜料,大约在1325℃才会显红色,

而且误差范围不能超过±5℃,

一旦温度过低,红色就会变黑,

要是过高,红色就会被直接烧没了。

在那没有温度计的时代,

工匠们唯一能够依靠的,就是自己的眼睛,

他们观察着火焰的变换,以此kpm瓷器来决定'釉里红'的生死。

明朝初期的'釉里红'都偏黑,我都觉得应该叫'釉里黑',

釉里红云龙纹双耳瓶 明洪武 1368-1398@上海博物馆

颜色黑,是因为温度过低,

工匠们对那±5℃的范围把握不好,所以不敢升太多温,

因为温度高了,可是会让'红色'都烧飞掉的,

所以,就让温度低一点吧,

黑就黑嘛,总比烧出一个什么花纹都没的'白瓷'要强。

明初时,还会有很多'釉里红',

红色会晕染的到处都是,

釉里红开光人物故事图瓶 明洪武 1368-1398@上海博物馆

这个就是因为温度过高了,

'红色'快要烧飞掉了,开始流动起来,

万幸的是,工匠没继续升温,将它们强留了下来,

出窑后,瓷器上就会布满这种'飞红',倒也是别有一番风味。

景德镇的工匠们,和'釉里红'的斗争从未停止过,

一直斗了近300年,终于在雍正的时代,才烧出了完美的釉里红。

釉里红梅瓶 清康熙1662-1722@ 大英博物馆 British Museum, London

青花釉里红

'釉里红'很难烧,但还有比这更作死的工艺,

那就是'青花釉里红',

Gu名思义,就是把'青花'和'铜红'这两种颜料,同时都画在釉下,

去烧出'红蓝相间'的美丽图案。

'青花'是在1280℃显色,'釉里红'是在1325℃,

而且这两种颜料,对O2以及CO的浓度要求也不一样,

要同时将这两个颜色烧的漂亮,

那你就要找到属于这两种颜料'共同的那把火',

只是,谈何容易?

青花釉里红莲池鸳鸯图三足洗 清康熙 1662-1722年 @ 上海博物馆

古人能做的,就是凭眼睛去判断温度,

以及时不时的往窑里加点柴火,去调节空气浓度,

所以,你所看见的,每一件完美的'青花釉里红',

在它背后,必然是堆积如山的废品。

如果我们从'市场'的角度去看,

'釉里红'和'青花釉里红'这类瓷器,就是不应该被生产的,

良品率实在太tm低了。

但是由于皇室喜欢,他们会不计后果的砸钱,让景德镇去试验,

无形中,景德镇就变成了一个瓷器研发中心,

制瓷的工艺也就这样被练出来了。

青花红彩云龙纹盘 清雍正 1723-1735年@上海博物馆

到了雍正的时候,景德镇基本可以做到:想烧什么,就出什么。

那真的是巅峰中的巅峰,

但是,'盛极'之后必然是'衰',

在地球的另一端,欧洲人在中国做了几百年的间谍之后,

终于造出了自己的瓷器,

他们就要开始疯狂的追赶我们了。

To be continued...

------ THE END 正文结尾 ------

往期文章:

发点11-12月份图片

皇室授权的瓷器品牌有哪些?

永远让人惊艳、惊讶的英国皇家瓷器AYNSLEY (安兹丽)

欧洲第一瓷---德国梅森Meissen瓷器的前世今生

Meissen's Gold X form系列 茶杯,茶托 & 甜点盘

英国皇家道尔顿(ROYAL DOULTON)

梳理一下欧洲主要瓷器品牌

版权声明

内容来源于网络,若侵权,请联系删除